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

黃國英 - 一孩政策造就內需股

上星期提過, 「世道常變, 發達的方程式不會不變, 其中一個要素, 是要找到大趨勢, 然後順勢而行」「中國政府為免重蹈日本在90年代的覆轍, 必定會將經濟的模式由出口加政府投資導向改為內需主導的模式」。中國城市一孩政策加內需主導經濟的模式加中產階級崛起的大趨勢, 除非今次今融海嘯令到中國經濟永不復原, 或是農村經濟破落引致大規模的動亂, 不然的話, 絕對會是地球上其中一個最有影響力的中長期大趨勢之一。引用中國著名經濟學家陶冬的分析, 到2015年時, 中國的消費可佔全球消費16.4%, 而2020年時會超過出名「洗腳不抹腳」的美國, 全球每消費100元, 其中21.1元會來自中國的消費者。
這個趨勢需要有兩個催化劑:第一, 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要相對完善, 解決住屋難, 看病難, 教育難三難, 才能將民間多餘的儲蓄, 變成消費。這點中國政府已經注意到並有秩序地去解決。第二, 是中國傳統「親生仔不如近身錢」的儲蓄文化, 過度成為「先使未來錢」、「人生苦短及時行樂」的西方消費至上文化。這點我覺得毫無難度, 備受溺愛的王子、公主, 本身應不具備儲蓄的DNA。這點香港的父母應該是專家了。
試想像15年後2024年, 中國的一、二線城市跟從香港在1980-1997年走過的道路, 工廠搬遷到薪水低廉的內陸省份去, 城市中的中產階級漸漸興起, 服務業成為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。從1978年落實的「一孩政策」已經推行超過46年了, 城市中的壯年人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, 成長的過程中備受父、母、祖父母及外祖父母,至少六人的溺愛。
跟香港的年輕人一樣, 他們在滿足溫飽等基本生活需求後, 自自然然追求各種生活享受。過了幾十年王子及公主般生活, 要在漫長的工作時間後買菜回家煮飯, 絕對是不會考慮的高厭惡性行為。解決問題的辦法, 當然是出街吃飯。
作為先驅者的香港, 曾經出了大家樂(341)這個樣板。1969年第一家大家樂餐廳開張, , 到1981年才開設第一家在公共屋村的分店。其後的重要發展如下: 88年第50家分店成立, 91年全面電腦化, 92年第100家分店成立。在集團成立第30個年頭後, 本地分店數目達到135家, 到執筆時, 市值85億港元。如果閣下從香港回歸時持有大家樂到09年3月31日, 連股息回報1,218%, 同期恆指回報30%, 而那隻身繫無數港人長揸發大達夢想的「萬世股皇」, 回報率是負1.62%。
由此可見, 貌不起眼的行業, 做得出色者, 也能出產升值10倍的股票。散戶平常不察覺這點, 一來很難找到過往歷史股價的資料, 二來跟香港「以信為本傳教式」的「投資教育」, 應該很有關係。
下星期會分析一下海外投資者入股的小肥羊(968)有沒有機會成為下一隻大家樂?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welcome you~
牛牛e-mail:cowcowdiary@gmail.com